|
收回了《如戏人生》的陈其钢,接纳了自己的《悲喜同源》 二维码
561
陈其钢,1951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旅法华人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4年赴法国留学后,被梅西安收为关门弟子。 1987年,凭借作品《梦之旅》和《源》,分别斩获德国和意大利两项国际作曲比赛大奖,这是他作为作曲家创作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 1993年,陈其钢荣获"梅狄西斯庄园奖" 。 2005年,他获得了具有"法国诺贝尔音乐奖"之称的"交响音乐大奖" 。 陈其钢获得第二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 BMF 《悲喜同源》缘起于2013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2014年便将这部作品的委约工作落实。不仅题献给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将成为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指定曲目。 又是两年过去,2016年,陈其钢终于有时间着手构思这部为小提琴与乐队而写的作品,从标题上看,这是一部从人生感悟中获取灵感之作。经历了人生的众多辉煌时刻,也受到了丧子之痛,对于“悲喜”二字的含义,陈其钢有着切身的体验,也有情感和思想的沉淀,进而可以把“情”与“思”写进作品中。 《悲喜同源》的最后,伴随着颤音琴和持续低音的余韵,小提琴在高音区飞向远阔,观众们的心和耳也追随声音消失的方向,聆听寂静,那种感动无以言表。我忽然想起《阳关三叠》唱词的最末两句:“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SISIVC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周颖演奏《悲喜同源》陈其钢的《悲喜同源》对本次参赛的选手来说是一大挑战,这首曲子的作曲技法和思想性上都非常深奥。 周颖:我觉得首先这首曲子的情感维度很丰富,也很片段化,能够很好地相互结合起来。我刚开始学这首曲子时觉得它技巧上是很难的,慢慢练起来后对它有了大体上的概念,每次练习,每次与乐队排练都能获得新的灵感。这的确是一部艺术杰作,每次去探索这首曲子时都有新鲜的东西,它有它的经典之处,就像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一样。它同时也有着现代的元素,现代的作曲技法。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坎坷,譬如跟爸爸学琴时的一些情感冲突等,演奏《悲喜同源》时从这些经历中能获取许多私人情感体验。 在2018年的斯特恩小提琴大赛决赛上,周颖作为第一位出场选手,演奏陈其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 琴界弦乐器·曹氏提琴(中国)直营店 电话:020-36588181 手机:18676831118 安老师 或 18127810723 陈老师 地址:广州番禺南村镇番禺大道北346号万利商业园B-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