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19:00
 联系方式
彭经理:189 2277 4290
陈小姐:181 2781 0723
张老师:186 7683 1118
麦小姐:186 2014 9886
巫小姐:186 2014 0869
座 机:020-36588181
邮 箱:2252443012@qq.com


扫一扫
手机查看更方便


扫一扫   加微信
随时随地咨询

彭亮工作号.jpg

(18922774290 彭经理)

 ‍ (18127810723 陈小姐)


安老师工作微信.jpg

(18676831118 张老师)



小提琴


STV-P03
STV-P06
STV-017E
STV-150
STV-600
STV-750
STV-850
STV-900
STV-1000

STV-1500

提琴定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提琴

STA - 017E
STA - 750
STA - 780
STA - 1000

STA - 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提琴


STC-600
STC-750
STC-850

STC-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琴配件


琴  弓
琴  盒
琴  弦
松  香
肩  托
调音器
去污油
擦琴布

止滑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琴维修
曹氏提琴
名琴名家
百问百答
联系我们
会员注册





克莱蒙那学派的旗手 – 斯特拉地瓦利( Stradivari )家族



克莱蒙那学派有哪些重要人物?
(中)


由于古克莱蒙那学派的特殊重要地位及深远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它独立与详细地介绍给大家。

虽然对小提琴的起源地到底是在意大利的伯莱西亚、伯罗尼亚( Bologna )还是克莱蒙那或者欧洲的其他地区,学术界至今还有众说纷纭的不同观点;但是克莱蒙那学派对数百年来提琴制作业的巨大和深远影响却是所有学术讨论众口一词的全体共识。因此对它那最主要的三大家族:阿马蒂家族、斯特拉地瓦利家族、瓜乃利家族在此作一简略的叙述:

 

克莱蒙那学派的旗手 – 斯特拉地瓦利( Stradivari )家族

  安东尼奥·斯特拉地瓦利,三百多年来,这个名字让所有的提琴家激动,制琴师崇拜,听众们陶醉。他的乐器,对拥有者是终身的骄傲,对追求者是毕生的梦想,对爱乐者是飘渺的传奇。上天在赐给他聪明才智之外还赐予他两样珍贵的礼物:专注的毅力和健康的长寿。安东尼奥·斯特拉地瓦利出生于 1644 年,去世于 1737 年。没有任何记载证明他曾有较长的时间离开过他的故乡克莱蒙那。那么尼古拉·阿马蒂就是他唯一能找到的最好老师了。从他遗留下来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超绝的工艺技艺,如此可以推断他在阿马蒂的作坊里受到了极严格的基本技术训练,这为他日后七八十年的漫长制琴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功底基础。根据威廉·亨利在他的著作《斯特拉地瓦利的生平与他的乐器》( Antonio Stradivari his life and instruments )一书里的考证,最早的斯特拉地瓦利小提琴,是被命名为“阿马蒂斯”( Amatese ),琴内标签上的日期是 1664 年。这把提琴原先属于一位意大利伯爵夫人。 1890 年被一个名叫埃利阿斯·霍维( Elias Howe )的美国琴商由米兰带到美国。另有些书的著者称最早的斯氏琴内的标签年份是 1667 年,这显然与威廉·亨利的考证有出入。而在威廉·亨利的书中,他记录的 1667 年的斯特拉地瓦利小提琴有两把,分别名叫“阿然伊”( Aranyi )和“萨伐利”( ex Captain Saville )。
 多数学者都把斯特拉地瓦利漫长的制作生涯分成以下四个时期。
 1666 年 ~1690 年为阿马蒂时期。在这个阶段,斯特拉地瓦利非常小心翼翼,在琴型与构思方面,基本上还是恪守在阿马蒂的制作范畴内,未曾作出重大的改变。根据记录,斯特拉地瓦利十二把带有雕花装饰的提琴中有四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是在这个时期制作的,它们是 1677 年的“日出”( Sunrise )、 1679 年的“海立恩”( Hellier )、 1683 年的“珀特”( Potter ,这是一把 7/8 的小提琴)、 1687 年的奥·布尔( Ole Bull )以及 1688 年制的大提琴“玛丽蕾玻”( Marylebone )。我们
 也许可以推测,在这个时期他的制作意念还是偏多于工艺的精致与优美。当然,即使是这样,他那追求完美的个性与充满创造力的灵魂已经开始对阿马蒂琴型的音孔、面板的弧度等细节作小心的变异。应该可以推测,他的这些变异是带着深思熟虑的试探,是一系列的侦查气球,是一种设计思想的早期准备。虽然这还只是大师早期的作品,但其中也有不乏著名的佳作。如另有一把也是被命名为“阿马蒂斯”的小提琴,制作于 1668 年(不是上文提到的 1664 年那一把)。它曾被帕格尼尼长期拥有,后来被帕格尼尼的儿子阿奇里斯卖给了法国巴黎的著名提琴商人维奥姆( J.B.Vuillaume )。后又经过一位收藏家勒费斯( Levers )转入一个俄国小提琴家之手;再后就在战乱中不知所终了。
 1690 年 ~1700 年是试验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师已经不再满足于在细节上的小修小改了。虽然“阿马蒂”的光辉与响亮的名声依然笼罩在整个意大利,甚至于全欧洲,但是斯特拉地瓦利却开始走出他老师的藩篱,追求更完美的艺术理想。除了在琴头的雕刻上显示得更精巧生动外,在油漆的颜色中调入了琥珀黄以及红色。更重要的是,从 1693 年起,他对小提琴的外形作出新的设计。他收窄了肩部将琴身加长到 141/4 英寸(即 362 毫米)。相比于他早期的其他作品,琴身的长度增加了 1/8 英寸,而腰部两角的距离也由 3 英寸扩大为 31/4 英寸。这就是后人称为长型斯特拉地瓦利的琴型。这个时期的佳作颇多,如 1690 年的“图斯肯”( Tuscan )、 1694 年的“海立”( Halir )、 1695 年的“哈瓦亚”( Hawaiian )、 1696 年的“伏勒阪”( Vornbaum )等等,也都是长型的制作。
 1700 年 ~1720 年,这是大师的黄金时代。斯特拉地瓦利最被人称颂的成就:在小提琴制作中熔炼伯莱西亚学派的宏亮及克莱蒙那学派的甜美特色于一炉。那个时候,大师已经五十多岁了,知识、经验都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对长型的外型又作了修整,使面板的弧度比以前更为丰满并直接把振动传向琴体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阶段的作品大约有 200 来把小提琴、 10 把中提琴、 20 把大提琴。包括著名的 1714 年的“松依尔”( ex Soil ), 1715 年的“巴齐尼”( ex Bazzini ), 1716 年的“弥赛亚”( Messiah )、 1717 年的“夜莺”( Nightgale )等等。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1666年                                                   斯特拉迪瓦里1690 小提琴作品


1720 年 ~1737 年是斯特拉地瓦利的晚期,大师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儿子法兰西斯柯( Francesco Stradivari , 1671 年 ~1743 年)和欧莫伯诺( Omobono Stradivari , 1679 年 ~1742 年)显然也在他的作坊里帮助他一起工作。在现留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虽然在工艺上已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了,但是他的提琴依然保持着超凡的音质。有些人误以为斯特拉地瓦利的晚期就是衰退期,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上天给了他健康长寿,有长达七八十年的工作时间。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普通人经过三四十年的工作,积累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却因走向死亡而无法充分地利用他好不容易才积累的经验。而斯特拉地瓦利就如有两个生命,以最初的四十年积累经验,随后的四十年运用经验并精益求精。所以他晚年的作品应视为是更加成熟、更加炉火纯青的瑰宝。现在所知,这个阶段有不下于 50 把小提琴、 5 把中提琴和 15 把大提琴。此中著名的佳作有: 1722 年的“罗德”( Rode )、 1723 年的“约西姆”( Joachim ,除了伟大的提琴家约西姆外,埃尔曼也曾用这琴演奏过很久)、 1723 年的“爱米利亚尼” (ex Emiliani) 、 1724 年的“萨拉沙蒂”( ex Sarasate )、 1727 年的“帕格尼尼”( Paganini )、 1728 年的“威尔海米尔”( Wilhelmj )、 1731 年的“海菲兹”( Heifetz-Piel )、 1737 年的“天鹅之歌”( Song of the Swan ,据信这是斯特拉地瓦利最后一个作品, 1825 年由传奇般的提琴收藏家塔里西奥带去巴黎)。以上一系列的琴主,都是超绝演奏家的名字,正好说明斯特拉地瓦利后期的作品同样得到所有演奏家的钟爱,即这些乐器与他在黄金时代的作品一样,也是不容置疑的超绝珍品。

如果纵观斯特拉地瓦利近八十年的作品演变趋势走向,从早年到后期,我们发现他的弧度越来越饱满,油漆越来越丰富。这位得天独厚的大师一辈子都在追求更完美的理想,无论是他的超凡作品,还是他的执着敬业精神,都是后人无价的宝藏。他是后人效法的楷模。
 安东尼奥·斯特拉地瓦利的子女中,有两个儿子在制琴历史上留下了记载,那就是法兰西斯柯和欧莫伯诺。但是他们自己做的提琴流传至今的实在很少。他们只是帮助其父亲工作,而自身的成就是无法与他们的父亲比肩的。看来在安东尼奥·斯特拉地瓦利去世以后,上苍对提琴制作的眷爱已经转移到瓜乃利家族去了。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1716「弥撒亚」小提琴


    



QQ

无标题文档

客服在线


安老师

售前咨询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
码上有惊喜
无标题文档

客服在线


客服在线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